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重点实验室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展传统医药研究

编辑:李华   时间:2022-04-07   点击数:

澜沧江-湄公河跨越近5000 km,滚滚江水,将两岸各国紧紧相连。传统医药知识一直以来都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凝聚了各国人们的生存智慧。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开始重视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但长期以来,关于境内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传统医药的报道并不多。对传统医药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与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该县东部有澜沧江流经而得名。全县处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拉祜族、佤族等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境内各民族熟知当地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各民族民间医生利用当地的资源行医治病,积累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医药知识。

重点实验室龙春林教授团队与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专家合作,以澜沧县为研究地域,历经2014年11月—2015年12月、2017年3—12月、2020年10—12月3个时间段,通过实地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期分批对澜沧县的传统医药知识开展调查,搜集记录传统医药知识及其相关信息,并分析和总结传统医药知识的特点及现状中的利弊因素,从而提出保护措施与发展对策。

通过对161位对象的访谈调查,并汇总所收集的民间药方及其涉及的药物,经整理分析后得到220个民间药方(表1)。调查发现,澜沧江流域民间医生使用的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植物药。团队成员调查搜集了隶属于67个科的121种药用植物(表2),其中民间医生常用的有50种(图1,图2)。

表1澜沧县民间医生常用验方(部分)

表2澜沧县药用植物资源在各科中的数量统计

调查研究还发现,澜沧县民族传统医药知识具有用药配方简单、药材加工与使用方法简易、以鲜药治病等特点。当地传统医药知识仍然停留在经验用药的层面,传承方式保守,缺少文字与文化作为支撑,许多传统知识面临危机甚至已经消失。该县境内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作为民族传统医药的缩影,应该得到关注,予以挖掘。

以上研究结果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传统医药知识研究——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为题在《中国中药杂志》发表(DOI:10. 19540 / j. cnki. cjcmm. 20210830. 102)。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杨久云为第一作者,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是重点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1143001, 31870316)、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和中央民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专项(2020MDJC03)的资助。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医药既面临严峻挑战,但也蕴含机遇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对澜沧县的传统医药知识进行的研究,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同类工作的一个代表,有利于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将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图1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图2金不换(山乌龟)Stephania epigae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