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重点实验室发表贵州凯里药市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成果

编辑:李华   时间:2022-04-07   点击数:

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的苗族医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苗医药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民族医药临床活力较强、医药研究与开发最好的民族医药之一。

贵州凯里一直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苗族医药文化。以前,这里的苗族人民大多生活在荒僻山区和瘴疠之乡,自然条件恶劣,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斗争当中,苗家人逐渐积累了独特的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有些苗家的门庭院落会种植一些常用药物,几乎人人都掌握几十种植物的药用方法。

在凯里,有一个专门交易药材的市场,号称“凯里苗药一条街”。最初是由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自发组织的,药市中不仅有大量的苗族传统药用植物,侗族传统利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每到周末,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就会把平日收集的草药汇集在此,设摊摆卖,为市民寻药防病搭建了平台。2016年,出于“划行规市”和中草药集市药农安置需要,药材市场搬迁至苗侗风情园“苗侗医药文化街”,从曾经没有固定摊位到如今近百个固定摊位,从不清楚交易数量到如今交易苗族药用植物237种,苗侗医药文化街实现了多个“从无到有”的转变。此外,苗侗医药文化街还固定配备有60多名黔东南地区知名的苗侗医师坐诊,为患者提供苗药薰蒸、火疗、循经、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服务,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接踵而至。截至2017年11月,累计有10万多药商和患者光顾苗侗医药文化街,每个月药材的成交额超过20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药农脱贫致富。

凯里传统药市旧址(左)与新址(右)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龙春林教授团队从2014年开始对黔东南地区开展苗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共对其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整理记录了凯里苗药市场237种常用的苗族药用植物及其常见用法,如用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枸杞(Lycium chinense)、柏叶(Platycladus orientalis)、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酿酒饮用可强筋壮骨;用粉条儿菜(Aletris alpestris)的根毛膨大部分治疗牙痛等,这些植物在当地群众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市场访谈

开展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对于丰富民族医药资源、挖掘民族医药文化及推动类似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截至目前至少有百种以上药用植物已应用于临床和制药工业。所以,在野生药用资源发掘、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方面,民族植物学有着独特优势。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如果能从苗族民间发掘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用植物,广泛且顺利地应用于民间,显然是这项工作的最大价值。

以上研究结果以“Herbal plants traded at the Kaili medicinal market, Guizhou, China”为题在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上发表,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186/s13002-021-00495-4。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思朝同学和张贝西同学为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周江菊教授、雷启义教授和方琼同学为共同作者。

感谢凯里学院的老师们提供帮助,感谢苗族父老乡亲无私分享他们的草药传统知识!衷心祝愿民族医药兴旺发达、传统医药文化蓬勃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