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2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80余个不同单位的2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大会。重点实验室10余位成员现场、6位成员线上参加了本次盛会。

此次大会从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与人类福祉,全球变化的生态响应与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组织了50个专题分会场,共安排了695个口头报告,115个学术墙报,收录电子摘要1183篇。
26日上午,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在分会场46“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面向可持续未来的人类生态学”以《世界栽培植物多样性——兼论人类对栽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为题分享了他在栽培植物方面最先的成果,获得了与会者积极的反响。


龙春林教授做报告
26日下午,重点实验室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黄冈厅组织了分会场47: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该专题由冯金朝教授和石莎教授主持,共有9位学者专家做了口头报告,重点实验室宋文琛和杨京彪两位老师分别以《生物多样性是塑造民族音乐风格的主导力量》《哈尼族传统物候历的指示物种组成及生态内涵研究》为题,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

石莎教授在主持

宋文琛老师做报告

杨京彪老师做报告
26日下午,刘聪聪副教授参与组织了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论坛,并作报告“全球森林植物叶片气孔性状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此次大会设立了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490余位研究生在15个分会场做口头报告。重点实验室硕士生陈国在分会场9:生态农业与文化遗产以《湖南保靖黄金茶古茶园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生态智慧凝练》为题、博士生齐梦娟在分会场14:水体、景观保护与污染物防治以《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生态系统服务气候驱动分析——以洞庭湖流域为例》为题、博士生张晴在分会场8:生态健康与人类福祉以《与花同在:云南食花的生态文化研究》为题分别做了口头报告。张晴获得了优秀研究生报告奖。

陈国在做报告

齐梦娟在做报告

张晴在做报告

张晴获得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奖
(张晴 供稿,李华、郭泺、林伟立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