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重点实验室在高黎贡山食药植物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编辑:李华   时间:2024-01-31   点击数:


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有营养的食物和有效的药物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食药植物是指既可食用又可作为药物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地区来说,与食药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在对抗隐性饥饿、保障当地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不同语言群体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利用食药植物度过饥荒,防治疾病,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积累了大量知识和经验。

高黎贡山地区是指怒江与独龙江之间的分水山脉和山脉两侧的地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地段。特殊的地质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种类,使得它成为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单位面积物种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傣族等十多个世居民族,食药用植物颇具地域特色,研究价值高,并且拥有丰富的药膳文化。之前在高黎贡山地区开展过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显示,当地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食药植物传统知识。此外,对高黎贡山地区一些重要的食药植物如竹叶菜(Maianthemum atropurpurea)的研究表明,它们是满足现代健康饮食要求的功能性野生蔬菜;当地人们从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果实中提取漆油作为保健食用油,我们的研究初步验证了其治疗“月子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目前对高黎贡山地区药用膳食植物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仍然较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亚健康、慢性疾病人群的增多,中药食疗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随着主流文化的渗透、自然环境的破坏、城市化的扩张,与食药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正面临着被同化和流失的危险。对食药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是当务之急。此外,对濒临灭绝的传统知识进行记录、评估、发掘和传承,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确保食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019-2023年间,重点实验室龙春林教授团队对高黎贡山辖区内的六个县、市、区的13个代表性市场进行了调查,涉及保山市的两个县域(隆阳区、腾冲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三个县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和泸水市)。

研究地点


研究结果揭示了高黎贡山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食药植物种类,涉及83184种,其中利用类型最多的是蔬菜、药膳和水果,分别达772625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科是豆科、菊科和伞形科,分别有11种、10种和9种。食用频率最高的植物部位是茎,其次是果实和叶。基于CFSIRFO指数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刺芹(Eryngium foetidum)、佛手瓜(Sechium edule)、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和木瓜(Pseudocydonia sinensis)等18种具有重要地方文化价值的食药植物。这些发现对于保护食药植物相关传统知识,促进食药植物的科学利用,满足当地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具有指导意义。

高黎贡山文化重要性较高的食药植物

高黎贡山食药植物多样性特征


高黎贡山地区有限的交通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这些丰富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他们提供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平衡饮食营养,保障他们的粮食安全,还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生计来源,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食药植物也是维系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地世居民族千百年间在与自然环境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与抵御疾病相关的传统知识,形成的利用药食两用植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民族特色,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当今仍具价值。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日渐强烈,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只是充饥。当地丰富的药食两用植物有着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比如内服川芎能活血止痛,内服杏叶防风能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正好满足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

许多食药植物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还拥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如耐旱、耐热、耐寒等。如果充分利用其自身的遗传特性,将其作为遗传材料,培养出更优良的品种,进行人工栽培,将产生更大的价值。

高黎贡山食药植物的价值、机遇和挑战


以上研究结果以Study on medicinal food plants in the Gaoligongshan Biosphere Reserve, the richest biocultural diversity center in China”为题在民族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发表(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186/s13002-023-00638-9),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程卓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科生林舒雁、吴子仪,硕士生林晨、张晴,以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的徐聪丽博士和隆阳区管护分局的李家华副局长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感谢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级管护站的工作人员们在调查过程中给予的帮助。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项目(GBP-2022-01202305AF150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04073176114300131870316)、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20MDJC032023GJAQ092022ZDPY10)的资助。


(张晴 供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