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重点实验室关于独龙族野生药用植物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编辑:李华   时间:2022-05-10   点击数:

自古以来,人类就同植物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地区来说,当地关于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在保障当地人健康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也是现在和未来人类寻找新型药物或食品的重要线索。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传统药物知识正面临着被同化和消失的危险。开展少数民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全面研究,抢救、记载、保存濒临消失的传统药物知识,将有助于保护民族传统医药文化、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知识原型。

独龙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跨境”“直过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峡谷内。独龙江地区被誉为西南最后的秘境,长期以来,高大巍峨的高黎贡山山脉、担当力卡山脉阻隔了独龙族与外界的联系,使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独龙族同胞在长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依靠采集和利用动植物维持其生存与生活,积累了许多相关的传统知识,其中最丰富的是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由于独龙江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历来少有学者涉足独龙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方面的研究,故值得一探究竟。

独龙族药用植物利用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植物学团队通过对独龙江地区 6 个村庄的 155 位受访人进行民族植物学和民族药物学调查,采集并鉴定出独龙族利用的药用植物 69 105 种,获得了药用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系统地记录了药用植物的当地名、利用部位、加工方式、应用方法以及药用功效等信息。此外,还使用两个指数(RFCFIC),评估了独龙族药用植物的重要性及治疗疾病类别的一致性。

在独龙族使用的 105 种药用植物中,有 95 种维管植物、8 种真菌和 2 种地衣,其中菊科植物最为丰富。药用部位多为全草,水煎和口服是最常用的加工和应用方式。独龙族使用的药用植物中提及频率较高的分别是云南黄连(Coptis teeta),菖蒲(Acorus calamus),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无舌小黄菊(Tanacetum tatsienense var. tanacetopsis)和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独龙族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用植物


受访人所介绍的 50 种疾病可分为 12 个类型,所有疾病类型的FIC值在0.5-0.91之间。FIC最高的疾病类型是循环系统疾病(0.91),其次是免疫系统(0.89),神经系统(0.85),消化系统(0.77),外伤(0.75)和肌肉骨骼系统(0.75)。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独龙族利用的药用植物中有 4 种此前没有药用的记载。同时,还报道了 17 种药用植物的 19 个新治疗用途。

当地饮食文化中的许多植物都与传统的治疗系统密不可分。根据研究团队之前对独龙族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发现独龙族药用植物中有 62 种是可食用的,占一半以上,这些药用膳食植物在确保食物和医疗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可以开发这些具有经济潜力的药用膳食植物,使其成为居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独龙族3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首行至末行):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 esculenta)、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和董棕(Caryota obtusa


对独龙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挑战、机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可知,独龙族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由于受外来物种入侵、主流文化传播、代际传承间断、土地利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素影响,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未来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抢救性调查、记录和编目工作;加强传统知识的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和解释其科学内涵;加强对传统知识的保护、传承及惠益分享;进行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以替代野生物种采集,开展药用部位、采集时间、采集方法的改进,及政策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以上研究结果以“Medicinal plants and fungi traditionally used by Dulong people in Northwest Yunnan, China”为题在SCI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发表(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3389/fphar.2022.895129)。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程卓为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胡娴、路晓平、方琼、孟媛等为共同作者。

感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李恒研究员,感谢独龙族父老乡亲提供的宝贵信息,感谢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成员的帮助。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114300131870316)、生态环境部项目(2019HJ2096001006)、中央民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专项(2020MDJC03)的支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