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太行山腹地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中国北方特有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至今已持续700多年。系统的总面积204.35平方公里,涵盖了46个行政村,是太行山地区旱作梯田的杰出代表。2014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1年9月,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2022年5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
涉县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也包括各种药用植物。涉县是河北省最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县之一,也是中国三大柴胡生产地之一。曾经,这些药用植物被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第一二九师应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柴胡和连翘,在战争中为治疗伤员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当地的药用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便成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柴胡 Bupleurum chinese DC.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成员于2020年6月份和2021年5月份分别前往河北省涉县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几个旱作梯田集中分布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与民族植物学调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村民们的帮助下,通过滚雪球抽样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询问信息人关于当地药用植物的信息,包括使用的植物部分、药物制剂和治疗的疾病等。
访谈当地草医
结果共鉴定与记录了123种药用植物,有28种属于药食同源。这些药用植物分属51个科,以包含了16种药用植物的菊科为最;生活型分为草本(86种)、乔木(15种)、藤本(10种)和灌木(12种);共记录了13个药用部位,其中以地上部分全草入药最为常见。关于这些药用植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三类:煎煮、研磨和烹饪;给药的方式以口服为主,另有外敷、蒸熏和药浴。访谈共记录当地人用草药治疗的疾病有180种之多。根据被采访的草医解释与描述,基于ICD-11系统将其鉴别并归类发现,痢疾、高血压、出血、外伤、咽喉肿痛和疔疮是被提及最多的疾病。
药用植物分类
疾病分类
调查还发现,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Bupleurum chinese DC.)、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和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是当地最常见的几种药用植物,且前三者已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尤其是作为涉县道地品种的柴胡,在当年刘邓大军抗击日寇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卫生工作者利用涉县当地的柴胡资源,成功研制“柴胡注射液”,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对抗疟疾,挽救了无数抗日军民的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1年5月1日,该药受到晋冀鲁豫边区大会的奖励,1943年5月,华北版《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医学界的新贡献——利华药厂发明柴胡注射液》的报道,盛赞柴胡注射液是我国中药西制的重大创举,填补了世界制药史上生物药品现代制剂的空白。历版《中国药典》皆以涉县产柴胡为标准药材作为制订该药国家药品标准的基本药材。
此外,柴胡、连翘、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等在当地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乡民们也会采挖野生杠柳,待其根晾晒萎蔫,去掉须根和杂质,剥下根皮,晒干,以每斤干货5-5.5元收购价卖出。当地种植、利用药材的氛围浓厚,多年来积淀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相关传统知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部分药用植物。从A到H依次为:三花莸(Schnabelia terniflora (Maxim.) P. D. Cantino)、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费菜(Phedimus aizoon (Linnaeus) 't Hart)、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 Libosch. ex Fisch. et Mey)、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和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以上研究结果以“An ethnobotanical study on medicinal plants of Shexian Dryland Stone Terraced System in northern China”为题在SCI期刊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发表(文章链接为https://ethnobiomed.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02-022-00560-6)。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白雨为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张晴、贺献林、王海飞、李宛霖、朱锦峰、孟媛为共同作者。
感谢河北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献林、农艺师王海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刘玉荣等同志,以及王金庄村乡民们提供的宝贵信息,感谢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成员们的帮助。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761143001 和 31870316)、中央民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专项 (2022GJAQ04 和 2020MDJC03) 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