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最新前沿科学动态

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阐述民族生物学为湿地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观点

编辑:李华   时间:2023-02-09   点击数:

1. 2023年“世界湿地日”海报


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主题为湿地修复(Wetland Restoration) ,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

在“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族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挖掘利用好湿地保护的中国‘乡土智慧’”一文,阐述民族生物学研究为湿地保护和永续利用做出重要贡献的观点。

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 2022 11 月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期间,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致辞,昭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发挥湿地功能,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武汉宣言》,这是一项重要成果,呼吁各缔约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武汉宣言》强调“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规定的原住民在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充分有效参与的重要性,以及乡土知识和做法在促进湿地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方面的作用。民族生物学在发掘、抢救、研究、传承、利用这些传统知识方面具有最重要、最经济、最可靠的优势。我们民族生物学工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研究案例,揭示了传统知识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我国各族人民积累了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的传统知识,也就是乡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特别在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保护、利用等方面,中国各族人民为世界贡献了许许多多鲜活的案例,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浮萍(Lemna minorSpirodela polyrrhiza)是常见的湿地植物,常漂浮未被污染的水体表面,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农田杂草。但我国最早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浮萍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等症状。浮萍也可食用,与牛蒡子和薄荷一起煮,作为皮肤风热瘙痒、瘾疹、荨麻疹的家庭食疗。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侗族百姓利用浮萍养鸭、养鱼、做药、制作美容护肤品,而且认为浮萍能够“帮助”水稻生长,于是在侗族地区随处可见水田里人工栽种的水稻、自由生长的浮萍,人们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了由水稻、浮萍、田鱼、鸭子和周围其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生态系统中浮萍根系的4株微生物与水稻根系共有,并且对水稻生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而印证了侗族同胞的传统智慧。黔东南地区侗族同胞创造的“稻―萍―鱼―鸭”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国案例,可在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水稻种植区推广。


2.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稻―萍―鱼―鸭”生态系统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分布于西南地区的高原水域,是洁净水体环境的指示植物,也是诸多民族十分喜爱的水生野菜,在著名的“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上,是网红菜品“水性杨花”的重要食材。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采集,海菜花在高原湖泊趋于灭绝,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展研究,获得了海菜花的乡土知识、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云南大理洱源的白族同胞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在洁净水田成功栽培海菜花的奇迹,实现了海菜花的规模化人工种植,满足了市场对海菜花的巨大需求。大理白族的海菜花规模化种植,既保护了濒危的野生海菜花,也保护了当地的湿地生态环境,还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振兴。大理白族栽培海菜花的这一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我国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民间力量和智慧。

3. 云南大理洱源白族村民在稻田人工种植的海菜花


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来自于地方社区,一般经历了数十年乃至千百年的实践检验,而且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容易采纳和推广应用。但是,利用乡土知识或传统智慧助力湿地修复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面临较大的挑战。

例如,传统知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不受重视甚至被排斥,认为是落后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常从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合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传统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受到现代科学不公平的质疑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其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甚至因失去生存环境而消失因此可能会忽略其真实的和潜在的价值无法在湿地修复中推广应用,导致更多的人认为湿地修复应该采用引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将有些看似漂亮但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物种甚至外来物种引进到湿地生态系统中,给湿地保护带来新的问题,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重视。

对传统知识价值的甄别也有一定的难度,哪些传统知识适合用于湿地修复,哪些需要改进才能推广应用,都必须通过科学论证或经过专门的研究。我国从事传统知识研究的人才不多,甄别传统知识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或者拥有相关专业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特别是关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传统知识,我国各民族都有数千年的积累,所涉及的类型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可推广利用的鲜活案例,当然也存在一些历史时期合理但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已经过时的传统知识,都需要去挖掘、去发现、去甄别、去研究,在经过论证分析或改进后才能应用于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运用传统知识对湿地进行管理的决策和实际工作中,当地人和地方社区的参与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取材于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应用于湿地保护和利用时,当地人的主动参与能加速保护工作的进程,提升保护的效率。引入到其他地区的传统知识,有了当地人的参与,将有利于这些传统知识的本土化,有助于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

将“浮萍”“海菜花”等传统知识应用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案例,在中国还有很多。西藏拉鲁、云南纳帕海、青海三江源、四川若尔盖等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陕西洋县有机农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浙江湖州桑基鱼塘、江苏高邮湖泊农业等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很多其他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均可通过民族生物学手段发现其传统知识的重要贡献。这几个案例是千千万万个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缩影,展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智慧。

3 《光明日报》2023131日“光明时评”


(张晴  供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