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交流报告海报
首先,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朱丹教授分享蒙药白益母草的研究成果。白益母草是蒙药专用药,用于心脑血管病和疮疾,地上部分入药。报告涉及:本草考证明确其名称与历史;植物分类研究利用 DNA 条形码技术解析复杂分类;资源分布研究确定其在多地的分布及适生区变化;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多种成分,构建数据库并建立质量标准,分离出多种新化合物;药效评价发现其在治疗血管疾病、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炎症方面效果良好,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此次分享为蒙药研究与开发提供新思路,助力传统医药发展。

图2. 朱丹教授在报告中
接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围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乡村振兴展开生动的报告。报告重点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研究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通过西双版纳曼远村、独龙江养蜂、水稻农家品种长毛谷、山柰菖蒲、老窝火腿这五个案例,分别从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化学多样性以及传统知识角度,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强调了人文植物学、现代技术手段、新媒体及互联网 + 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报告指出我国乡村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濒危的现状,强调保护的紧迫性,同时表明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以及基于人文植物学的乡村振兴实践的独特优势。

图3. 龙春林教授在报告中
最后,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生物、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研究所助理教授Israel Ikoyi博士,做了关于 “深入探究:探索植物 - 土壤生物群系关系以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的报告。Israel博士专注于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健康领域的研究,涉及土壤生态学、植物 - 微生物相互作用、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线虫及其环境重要性、土壤健康,以及微生物在可持续农业生产和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多个前沿方向。

图4. Israel博士在报告中
报告现场



撰稿:林伟立;审核:龙春林、郭泺、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