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重点实验室揭示景迈山古茶园的民族生态学内涵

编辑:李华   时间:2023-07-03   点击数:

Camellia sinensis L.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 . Thea)植物。全世界山茶属植物280种,茶组植物有32种,我国就有30种。茶树的种植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茶树植物的起源。云南拥有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以及在早期茶园中种植的许多古老茶树。在云南省普洱市镇远县千家寨发现了已有2700岁高龄的野生型古茶树;在澜沧县邦崴村发现了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栽培面积最大古茶树数量最多的景迈山古茶园。因此,凭借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背景,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8月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

景迈山古茶园则是该系统重要的遗产地之一。在云南省所有的古茶园分布区中,景迈山古茶园面积最大,达到2.8万亩。景迈山位于云南西南边境,东临西双版纳勐海县,西接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缅甸的交界处。景迈山古茶园坐落在普洱市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平均海拔1500 m,年平均降雨量1800 mm,年平均气温18℃主要有景迈和芒景两个行政村,居住着傣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以布朗族和傣族居多。当地布朗族和傣族先民在森林中种植、栽培和管理茶树(即大叶茶、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才了今天独特的古茶园景观和大面积的古茶树群落。

古茶园与当地民族和谐共处已有800年之久。拥有如此悠久历史的古茶园其管理状况究竟如何?对茶园的传统管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有着怎样的作用?为此中央民族大学龙春林教授团队多次前往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对当地的茶园传统管理方法茶园群落结构以及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





1. 龙春林教授团队到景迈山古茶园调查


现代单作茶园是当今最为常见的茶园类型,低矮的同种灌木茶树鳞次栉比,往往呈梯田状,密植高产。通过比较植物群落结构后发现古茶园与现代单作茶园存在显著差异——古茶园不仅在景观上和单作茶园明显不同,在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也差别明显。样方调查表明,古茶园中植物物种是现代单作茶园的4倍多。通过分析计算其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 指数Margalef 指数发现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现代单作茶园。





2. 古茶园中不同群落结构的植物。a古茶园的一角;b古茶园内的高大树木;c古茶园内的老茶树;de古茶树上的寄生和附生植物;f古茶园中的灌木;g古茶园中的草本植物。



古茶园之所以能够拥有森林般的茶园景观,以及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得益于当地民族对古茶园的管理和古茶树的维护。传统的古茶园管理包括设立森林防护隔离带,在森林隔离带内不能砍伐或种植茶树,这等于为古茶树建立了保护屏障,避免了大面积自然灾害(如火灾)或病虫害的发生选择在森林中大树下种植茶树,且茶树与茶树间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尊重了普洱茶的乔木习性,也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余地。而多样的植物物种为茶树生长环境和茶叶品质提供了益的保障。

3. 景迈山古茶园的传统管理。a景迈山的村庄和森林;bc茶树上的巢、蛋和雏鸟;d古茶园中的蜂箱;e古茶树上的蜘蛛网;f村民在古茶园中放牛;g古茶园中饲养的鸡;h布朗族保护古茶园的训言。


景迈山古茶园中对古茶树的维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除草、修剪和病害虫防治。在古茶园中当地人几乎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古茶园的养分主要来自枯枝落叶分解。茶园中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是人工去除部分发病的枝条和树叶,也有少数人使用黄板或捕虫灯等进行物理防治。

4. 景迈山古茶园的维护与管理。a古茶园的管理方法;b古茶园除草的频率、程度和时间;c古茶树修剪管理的频率、时间和原因;d茶树病虫害防治频次和茶树病害发生时间。


近日,以上研究成果以“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ancient Pu’er teagardens in Jingmai Mountains in Yunnan of China, a designated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site”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 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上发表,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186/s13002-023-00598-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宛霖为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张晴、范彦晓、程卓、路晓平和罗斌圣为共同作者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

感谢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赵远艳老师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张波和杨剑波等同志提供的帮助,感谢景迈山各民族同胞们分享他们的传统知识。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114300131870316)和中央民族大学项目(2020MDJC03, 2023GJAQ092022ZDPY10)资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