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实验室最新成果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NO3和N2O5在线测量系统的表征与应用

编辑:李华   时间:2024-04-23   点击数:

NO3自由基和N2O5是夜间大气化学循环的关键物种,控制着大气中多种痕量气体成分的氧化与去除,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有重要贡献。而NO3在大气含量极低,且易损耗、活性强,当前对其准确测量上仍存在较大的挑战。20244月,重点实验室林伟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朱彤院士、叶春翔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题为“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NO3N2O5在线测量系统的表征与应用”的论文。博士研究生张田甜同学为第一作者。论文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的大气NO3/ N2O5在线测量系统,并利用标准源对本套系统进行采样损耗标定和参数表征为外场观测提供技术支持


1. 研究技术-CRDS实验装置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测量原理是基于NO3662 nm波长区域的强吸收通过衰荡信号计算浓度。测量系统的配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二极管激光器、偏振片、分束片、λ/4玻片、反光镜、光学谐振腔、光电倍增管和数据采集卡。气路包括颗粒物过滤器、进气管路、NO滴定管路、预加热腔室和谐振腔室、N2吹扫保护气路和采样泵组成(图1)。测量N2O5时需将N2O5热解为NO3本系统设定4.5 min循环采样,在一个循环中,4 min为观测时间,30 sNO通入时间用于测量背景值τ0


1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的NO3N2O5测量系统示意图






2 NO3N2O5测量系统实验装置图

2. 研究结果

2.1 参数表征及气路损耗

        σ(吸收截面)为气体固有属性,是温度(T)和光波长的函数。二极管激光器输出光谱受内部温度变化影响,长时间工作时,激光光谱会发生波动(661~663 nm)。实际σ通过实时测量二极管激光器的出射波长和温度来确定。在常温腔NO3吸收截面的不确定性为10%,在353 K时,加热腔NO3吸收截面的不确定性为13%本系统的RL1.12±0.01N=5),有效吸收长度大约为87 cm,由臭氧吸收截面和测量仪器引起的不确定性为4%

利用稳定的N2O5NO3发生,对其在气路传输过程的损失进行定量,包括管路和滤膜损失。实验结果表示随着颗粒物在滤膜上不断截留累积,其在滤膜损耗会逐步加大。为了减少干扰,需定期更换过滤膜例如在洁净的天气可每天更换一次,在有重污染的情况下,每隔0.5~2 h更换一次。

由图3线性拟合结果得到NO3的损失系数k0.15±0.01 s-1在流速为3 L min-1NO3在进入谐振腔体前的停留时间为0.32 s,进入腔体中心在腔体的停留时间为0.38 s,整体管路损失为6.5±1.2%N2O5在进入预加热管路前的停留时间为0.25 s,整体管路损失为11.4±1.3%

   图3 N2O5NO3的相对浓度与采样管内停留时间的关系

2.2 系统稳定性和检测限

4表示Allan方差与积分时间的关系。在积分时间为60 sRL1.12τ050.5 μs∆τ0.06 μs,求得NO3通道测量的体积分数检测限为1.7×10-121σ1 min)。积分时间为60 s时,RL1.12τ051.5 μs∆τ0.08 μsN2O5通道测量的体积分数检测限为2.9×10-121σ1 min

4 双通道衰荡信号及其Allan方差变化

3. 研究应用-实际大气中NO3/N2O5测量

在北京地区已开展一年多的外场实验测量。图5202337316在中央民族大学站点(MUC)的测量结果37上半夜N2O5NO3出现峰值浓度,体积分数分别为6.74×10-103.85×10-11


5 NO3N2O5及其他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4. 小结

(1) 本测量系统应理论有效光程为17 km,在积分时间为1 min的情况下,NO3N2O5最低体积分数检测限分别为1.7×10-122.9×10-12

(2) 在采样流量6 L min-1和使用1天的滤膜情况下,NO3总的传输效率为83.0%,不确定性为11.1%N2O5总的传输速率为82.0%,不确定性为13.7%

(3) 外场长时间的观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基于CRDSNO3N2O5测量系统运行状态稳定,可满足实际大气NO3N2O5的测量需求。


论文链接:https://link.cnki.net/urlid/11.2442.N.20240411.1807.00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理工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81      2013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