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白及属(Bletilla Rchb. f.)植物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价值的兰花群之一。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和不受控制的采挖使得白及属植物的资源量大幅减少,对该属植物的保护迫在眉睫。
2023年12月,重点实验室龙春林教授团队在Medicinal Plant Biology 上发表题为Ethnopharmacology of Bletilla orchid speci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ethnobotany,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的综述文章。
白及又称白芨,是指中药白及或者同属植物。据WFO Plant List记载,白及属植物有8种,分布区域从亚洲缅甸北部经中国至日本,有5种原产于中国(图1),分别是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Murray) Rchb. f.,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华白芨Bletilla foliosa (Rolf) Schltr.,贵州白及Bletilla guizhouensis Jie Huang & G. Z. Chen,区别这五种白芨属植物最直观的方法是看花的特征,尤其是唇瓣的特征,包括唇瓣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唇盘上纵脊的数量和形状。
图1 A-D: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Murray) Rchb. f.; E-H: 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 I-L: 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M-N:华白芨Bletilla foliosa (Rolf) Schltr.; O-P: 贵州白及Bletilla guizhouensis Jie Huang & G. Z. Chen (图片由王美娜,朱鑫鑫, 何松华提供)
中医古籍中有关白及属植物形态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末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名医别录》指出:“白给生山谷,叶如藜芦,根白相连,九月采”。随后各代的医学典籍也都有白及的记载,如《本草纲目》指出:“(白及)一棵止抽一茎,开花长寸许,红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菱米,有脐,如鸟茈之脐,又如扁扁螺旋纹,性难干”(图2)。通过考证古籍对白及属植物在植株高、假鳞茎形状、叶形状、花颜色、果实颜色等方面描述发现,相关文字描述及所附形态图基本与今药用白及B. striata一致,而《中国药典》也将白及B. striata的干燥块茎收录为中药“白及”的正品。
图2 《本草纲目》中有关白及的记载
但民间用药似乎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制定的标准严格执行,所有白及属植物的根都能被用作治病救伤的良药。例如白族称白及、小白及或黄花白及为勾白尤、连乌、白鸡儿或羊角七,块茎外敷可治疗金疮痈肿、皮肤开裂。尽管白及的药用功效多种多样,但白及美白护肤的价值似乎是所有中医古籍及民间用法的“共识”,其使用方法有如现在常见的面膜、面霜、洗面奶、护手霜等。如《圣济总录》以白芨、白芷、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等药材捣罗为末制成的“白芷膏”,每日睡前洗脸后,用白芷膏调水涂面,次日早晨再用水洗去,连涂七日,令皮肤莹白发光。少数民族的民间用法也突出了白及在治疗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外科创伤、金疮痈肿、手足皲裂等皮肤外伤上的价值。
目前,通过植物化学分析,研究人员已从白及属植物各部位中鉴定出近300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成分主要为联苄类、菲类、醌类及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成分使白及属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止血愈伤、抗衰老等药理功效。研究也表明,尽管块茎在历史上一直是白芨的主要药用部位,但白芨的茎、叶、花等其他部位的化学成分也赋予了这些部位多种药理活性,因此,进一步深入分析该属植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探索其药理活性的具体化学基础,开发相关药物,促进临床应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研究不仅表明有关白及属植物的民间药用实践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也证实白及属植物在护肤产品研发方面的巨大潜力。但作为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仅靠野生采集,白及属植物不仅无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还会给野生居群的珍贵遗传资源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因此,如何将现代的生物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选育优良的白及品种,推进白及属植物的GAP规范化种植,将是推进白及属植物可持续、产业化利用的重要举措。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范彦晓和赵家琪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龙春林教授为通讯作者,王美娜、Edward J. Kennelly为共同作者,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科技人才平台计划(202305AF150121)、高黎贡山食药植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评估(GBP202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0407、31761143001、31870316)、国家留学基金委(202206390021)、中央民族大学(2020MDJC03、2022ZDPY10、2023GJAQ09)资助。
(张晴 供稿)